close

■MTB外胎的選用

這是一篇心得文,內容是在(輕度)越野環境裡MTB外胎的使用與討論,我用過的胎跟騎過的車都還很少,希望能有拋磚引玉之效,期待更多意見的加入,而對於我的說法有疑問者也歡迎提出,謝謝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首先,為什麼要「選用」?主要是MTB(越野車)是在山裡、林道等地奔馳,適應不同氣候、地形與路況,有不同種類的外胎可以對應。

或許有人問「有必要這麼麻煩喔?」

可是相較於Road Bike(公路車),有高框低框中框、爬坡輪空力輪等等選擇,MTB還簡單許多,外胎折一折就可以塞進包包裡隨身攜帶了。

接下來,大概分成幾種狀況下討論。

[泥地女王]
為什麼把泥地擺第一,是因為我一直無法忘懷Maxxis Medusa(M137)的使用感,雖然祇是胎寬1.8的版本,但在泥濘中還能把車子「扯」出來,以及一出泥地就甩開泥漿糾纏等表現,讓我對它有非常好的印象。

而且它很輕,不到500g的重量,在我心中又加了許多分數。

[Kenda Blue Groove]
我用的是胎寬2.1的簽名版,這條跟Nevegal齊名,一般被用在前輪,據說有較好排泥性的胎,我自己使用起來是覺得還好。

就抓地力來說比Nevegal差一些,排泥性略好一些,重量一樣都很重。也許擺在後輪會有意外的效果?沒試過就是。

[Kenda Nevegal]
在美利堅合眾國,這條胎的評價已經好到我覺得「是不是廣告費砸太兇?」,什麼評比都五顆星,其他胎是都死光了是吧?

我自己用過2.1、2.35兩種(手上有2.5,但一條就1kg,實在是不敢裝上去...)。

這兩條胎在泥地的表現普通,而2.35在一般地形上所表現出來的抓地力遠遠勝過2.1版本,當然代價是極寬的胎與最大50的胎壓,以及近700g的巨大重量。

不祇要考慮輪框寬度,甚至要考慮前叉塞不塞得進去的問題(SID就不行,最大到2.3;REBA可以到2.4)。

放在前輪時有著穩定但是略嫌笨重的轉向,放在後輪時則大幅提升安定性與拖重的踩踏感。

我個人覺得在一般使用上,Nevegal 2.35有點接近作弊了,抓地力好到在中福宮的卵石緩下坡可以幾近定住的穩穩下去。在泥地以外,且不考慮爬坡表現的狀況下,這條胎是我的首選。

[Kenda Small Bkock Eight]
暱稱「小八胎」,原廠說這是Nevegal的輕量版,真的是很輕,1.95的僅有420g上下,可以打到80psi的高胎壓也讓它在鋪裝路面有一定程度的表現。

但,這條胎太容易被填滿了,基本上是乾地用胎....

如果要對付又乾又硬的地形,也要考慮上坡表現時,也許我會選擇它。

[Kenda Klimax 345g]
一般就稱之為345,很輕,放在前輪也有相當好的轉向性(後輪沒試過),這條是車友推薦我使用的,果然很好用。

抓地力上,對砂地幾乎是直接滑過去,很慘,但也因為胎紋設計關係,無所謂填不填滿的問題....

不過一般地形上其實蠻好用的,對我而言的XC前胎兩大首選之一。


■車重

TRANCE 1,前NEVEGAL 2.35,後Blue Groove 2.1,12.96kg

救命啊.......比Anthem X2重不到500g吧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eoEp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